(一)“老牌擦亮”促進消費上檔升級。借助圖騰·海博春天、永隆百貨等現有中高端商貿設施,著力打造提升北街主街,切實延長街區步行范圍,挖掘整理包裝10條具有明顯廣元地域特色街區,打造川北小巷文化,實現商、文、旅、食、娛等業態融合,逐漸形成一條主線、一個核心、多點結合、互為支撐、差異競爭的城市核心商圈。
(二)“新牌打響”打造沿江消費場景。恢復上下河街商業氛圍,推動擴建改建一批臨江現代格調咖啡、茶吧、西式餐吧等特色建筑物,與皇澤寺、鳳街形成“一橋相連(老鐵橋),隔江呼應”的良好氛圍,逐步形成以老鐵橋為中心的夜間休閑帶、網紅打卡地,進一步擴大商旅體量。
(三)打造特色消費圈,提升消費體驗感。以鳳凰山公園、老棉紡廠為核心,打造以休閑游樂、登鳳凰樓、特色餐飲、精品民宿為一體的精品消費圈。將地攤經濟作為服務業發展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,按照依法合規、有序經營的原則,有序發展轄區地攤經濟。目前地攤攤位較去年增加700余個,總量達到3000余家。
(四)改造背街小巷,疏通城市“毛細血管”。我辦充分征求居民意見,以地下排污管網、水電線路、道路修復為主,對全辦44個開放式老舊小區進行改造,疏通城市“毛細血管”,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街巷環境、秩序的改善和提升,著力打造“精致、整潔、有序”環境,提高城市宜居宜業水平。